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

菲律宾第15任总统
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1960年2月8日-2021年6月24日;全名:贝尼尼奥·西梅翁·科胡昂科·阿基诺三世[1],英文名:Benigno S. Aquino III[2]),菲律宾前反对党领袖贝尼格诺·阿基诺和前总统科拉松·阿基诺的儿子,菲律宾第15任总统。[13]
1960年2月8日,阿基诺三世出生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有华裔血统,[14][4]毕业于马尼拉雅典耀大学[7],阿基诺三世1998年步入政坛,当选菲律宾国会众议员。2001年和2004年成功连任。2004年11月至2006年2月,任众议院副议长。2007年在菲律宾国会中期选举中当选参议员。[14][15]2010年6月30日成为菲律宾第15任总统。[9]任期内,菲律宾政府与最大反政府武装“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签署了框架和平协议。但在香港人质事件、超强台风“海燕”灾难、台湾渔民遇袭案、DAP(支出加速方案)贪腐丑闻等事件中的处置不当,也引起很多非议。[16][17]2016年6月30日,他正式卸任总统职务[18]。次年7月14日,针对2015年的马马萨帕诺事件,菲律宾政府对他提起刑事指控。[19]2021年6月24日,因心力衰竭去世,享年61岁。[5]
阿基诺三世执政早期以“消除腐败和贫困”为口号,对稳定和改善菲律宾的经济状况作出了贡献。在他任内,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年增长率超过6%。但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主要受益者集中在马尼拉等大城市,大部分乡村发展滞后,贫困滋生。2015年7月,他发表任期内最后一次国情咨文时彰显自己的政绩,然而菲律宾民众举行了示威游行,批评他的政策对穷人没有好处。[6]
外交方面,阿基诺三世在任期间奉行“亲美路线”,允许美国在其领土部署人员和舰机,并向美军开放靠近南海军事基地。在中国中沙黄岩岛海域不断制造事端,乃至于2012年爆发“黄岩岛对峙事件”,之后甚至挑起所谓“南海仲裁”,导致中菲关系和南海局势空前紧张。[6]
外界对阿基诺三世的政绩褒贬不一。华盛顿邮报认为,他执政早期以“消除腐败和贫困”为口号,对稳定和改善菲律宾的经济状况作出了贡献。在他任内,菲律宾GDP增幅在亚洲经济体中仅次于印度、中国及越南[17]菲律宾政府调查官办公室认为他“轻率鲁莽”。[6]菲律宾媒体则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样的总统足以让我们成为全世界的笑柄。”[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