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1950年成立的独立联邦机构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英文名:The 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是美国独立的联邦机构。该机构为约11000个科研、教育及培训领域的竞争性项目提供资助,为约1900所高校及其他机构给予支持,助力约35万名研究人员、创业者、学生及教师投身科研与教育事业。[a][1]
1950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成立。1951年3月,艾伦·T·沃特曼获哈里·S·杜鲁门总统提名,成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首任主任。1969年10月1日,美国五角大楼将阿雷西博天文台移交给NSF管理运营。20世纪80年代,NSF资助的气象研究推动多普勒雷达技术发展,提升气象预报准确性。其资助的小罗伯特·柯尔[b]和理查德·E·斯莫利[c],因巴基球研究于199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世纪90年代,NSF还支持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创新,推动虚拟现实在多领域应用。2001年9月19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了六个主要的纳米科学和工程研究中心。2013年,由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下一代北极科考船“R/VSikuliaq”号下水。2019年4月10日,NSF参与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协助发布人类首张黑洞图像。2022年5月12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事件视界望远镜合作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射手座A*[d]的首张照片。[3]2025年4月24日[e],NSF主任塞图拉曼·潘查纳坦[f]宣布辞职。[4]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和国家科学委员会共同监督该机构的长期规划和活动。NSF下设多个理事会和办公室,支持科学、工程和教育等各个学科。NSF的员工由大约1500名联邦雇员和200名来自研究机构的临时科学家组成。[a][1]

发展历程

成立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