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羡

东晋时期徐州刺史
荀羡(322年-359年),字令则,东晋大臣,[yǐng]川郡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他是东汉侍中荀彧的六世孙、光禄大夫荀崧的儿子。荀羡出身于魏晋名门颍川荀氏,最初娶晋元帝之女寻阳公主为妻,后拜驸马都尉,晋升为建威将军吴国内史,最后升迁为北中郎将,世称“荀中郎”。 永和五年,荀羡被任命为徐州刺史[1][2]成为东晋立国以来的最年轻刺史。他与兄长荀蕤并称“二玉”,多次立战功,抚纳降附,深得众心。升平三年(358年),荀羡逝世,时年仅三十八岁,[3]追赠骠骑将军

人物生平

早著声誉

荀羡出身魏晋名门“颍川荀氏”,是金紫光禄大夫荀崧的儿子。荀羡清和有准,才年七岁,遇苏峻反叛,随父在石头城,苏峻甚相喜爱,常置膝上。荀羡耳语其母说:“得一利刀子,足以杀贼。”母掩其口说:“勿妄言!”。荀羡十五岁时,将迎娶晋元帝司马睿之女寻阳公主,但荀羡却不想与皇室结姻亲,竟出奔远走。但终被监察的官员追还,被逼成婚,并拜驸马都尉。成年后,与王洽齐名,并与刘惔王濛殷浩交好。

弱冠方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