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保乾图

春秋保乾图
《春秋保乾图》是由汉代一位匿名作者所著的谶纬类典籍。[1][2][3]

书籍概述

《春秋保乾图》是《春秋纬》系列著作中的第十四部作品,也被称为《春秋纬保乾图》。宋代学者宋均对此书进行了注释,但在宋朝之后,原作逐渐失传。对于书名的意义,清代学者赵在翰在其著作《七纬·春秋纬叙目》中解释说:“通乾出苞,德之受宝,于时保之,合于天道。”其中,“乾”代表天空和君主,意指君王秉承上天的旨意,接受神谕并加以保护,因此得名为《保乾图》。

主要版本

《春秋保乾图》的主要版本包括明代孙毂的《古微书》清代赵在翰的《七纬》以及乔松年的《纬捃》等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