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学报》是南洋研究领域的重要刊物,同时也是东南亚地区刊龄最长的国际性华文期刊。自1940年创刊以来,截至2011年已发行64卷,其文章均由国内外著名学者和文教界人士撰写,其中包括许多具有高水准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历史沿革
20世纪30-40年代,随着大量中国文化人的南下,特别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全面抗战爆发,众多中国文人学者如胡愈之、郁达夫等人南下避难。这些文化人在新加坡聚集,利用当地资源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工作。他们的努力推动了新加坡南洋研究的发展,并影响了整个地区的相关研究。这一时期的《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等报纸也频繁发表南洋研究的相关文章。在这种氛围下,1940年3月17日,“中国南洋学会”成立,随后不定期出版《南洋学报》,许云樵担任主编。1958年,由于环境变化,学会名称去除了“中国”二 字,但组织至今仍在运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