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军-抖音百科
新军又称新式陆军,是晚清时期1894年11月到1911年10月期间,清王朝为维护其统治而参照西方军事制度组建的新制陆军。[1][2][3] 由于清政府后期军备废弛、军制陈旧,致使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遭遇惨败。战后,清政府开始编练新军。因前淮军官僚胡燏棻已在天津小站训练过名为“定武军”的小规模部队,便于1895年11月将袁世凯调任天津小站训练新兵。袁世凯到任后,对定武军进行训练和改编,并改名为“新建陆军”。[1][4][5]1898年,清政府将各省新军以及旧军改编为武卫军,由钦差大臣荣禄节制,新建陆军改为武卫右军。义和团运动爆发后,袁世凯率武卫右军开赴山东镇压;随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武卫军其他四军在作战中溃散,仅剩下驻扎山东的武卫右军。[1][3][6][5] 1901年,袁世凯调任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将武卫右军带回天津小站。不久,清政府提出在全国编练新军,袁世凯仿照武卫右军编制,在保定创建北洋常备军。1903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练兵处,又在全国各省设立督练公所,统筹中央与地方练兵事宜。练兵处拟定《陆军营制章》《陆军军事学堂办法》《陆军营制饷章》等文件,对新军营制数量、组成等进行细致规范。[7]同时,袁世凯提出“寓征于募”的方法,对士兵身高、力量、出身等进行要求,提高了兵源质量。[8]此后两年,袁世凯招募新兵,扩充军队,编成北洋陆军常备军六镇。1906年,清政府设立陆军部,统辖全国各省新编陆军。袁世凯将北洋陆军其中四镇移交陆军部管辖,剩下两镇,仍归袁世凯直辖。[1][3][9] 1907年9月,陆军部制定计划,要求全国各省在三年内编成新军三十六镇,但由于财政困难,新军编练计划进展缓慢,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加上北洋陆军六镇,全国共编成新式陆军二十镇。[9][3]新军的编练,开启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10]同时,直接催化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新军官兵转变为革命中坚力量,成为清王朝的掘墓人。[11]清政府被推翻后,北洋新军被袁世凯及其下属徐世昌、段祺瑞等人把持;其他省份新军则转变为革命军或地方军阀的私人部队,导致了民国早期军阀混战的局面。[12] 成立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