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从哲-抖音百科
方从哲(?-1628年),字中涵,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人,祖籍浙江省湖州府德清县(今浙江 省德清县)。明万历、泰昌朝内阁首辅。[1][2][3] 方从哲于万历十一年中进士,入仕后在翰林院任职,曾讲学东宫护太子地位,后因拒司礼监太监请托而辞职闲居。居家多年后经叶向高举荐重返官场,万历末年入阁,叶向高归乡、吴道南辞职后他在万历后期独掌内阁维持运转。面对地方饥荒等三大问题,其举措未得神宗有力支持,唯山东大饥荒有所救济;辽东边事上延续旧策,李成梁死后问题凸显,奏请多被神宗留中。明光宗病重时他涉封郑贵妃与红丸之事遭弹劾,天启初进职后去职,崇祯元年去世,获赠太傅,谥号文端。[1][2][3] 人物历程
早年经历
出仕前的早年经历已不可考。从哲于万历十一年中进士,名列二甲。在翰林 院任编修时文笔突出,多篇文章被首辅王锡爵收入文选,以为模范。讲学东宫,曾多次上书神宗,维护太子(后之明光宗)的地位。转从四品朝列大夫,为国子监的司业、祭酒,又上书神宗,请求不要再开矿收税(东林与浙党都希望如此)。不久因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田义让做监生的侄子走后门当官,被从哲拒绝,就放话要整从哲(“若不爱官耶”),于是从哲辞职在家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