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胤祁

清圣祖皇帝康熙第二十三子
爱新觉罗·[yìn]祁(1714年-1785年),满族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二十三子,生母为静嫔石氏。[2]
爱新觉罗・胤祁生于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廿八,是康熙的老来子,彼时康熙已60岁。雍正继位后,对胤祁颇为关照,封其生母石氏为“皇考贵人”,雍正八年(1730年),胤祁被封为镇国公。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乾隆继位,胤祁被越级晋封为多罗贝勒,其母石氏也晋为“皇祖静嫔”。乾隆时期,胤祁因雍和宫管人疏纵被罚俸,后总理三陵事务时两次受乾隆批评并被降爵。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晋为固山贝子,四十七年(1782年)恢复贝勒爵,四十九年(1784年)加郡王虚衔。乾隆五十年(1785年)七月二十七日,胤祁病故,享年73岁,谥号“诚”。胤祁一生未参与重大政治事件,但在皇室有一定地位,家族人丁兴旺,有七子十女,经历多次爵位的起伏,反映了清朝皇室成员在不同时期的境遇和地位变化。[2]

人物生平

雍正年间

胤祁生於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其生母石氏,雍正封“皇考贵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