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邪狱

辛酉邪狱
辛酉邪狱(朝鲜语:신유사옥),现称辛酉迫害(신유박해),是指1801年(按干支纪年为辛酉年)朝鲜王朝发生的镇压天主教的事件。朝鲜正祖时,朝鲜形成了天主教教会,广泛传播天主教,正祖虽然将天主教定性为“邪教”而加以禁止,但并未采取大规模的镇压措施。朝鲜纯祖即位,大王大妃金氏贞纯王后)垂帘听政,于1801年展开了全国范围内的肃清天主教的行动。中国神父周文谟以下300余人陆续被处死,有名的朝鲜殉教者有李承薰、李家焕、丁若钟、黄嗣永等,此外王族恩彦君受牵连被赐死,丁若镛等进步思想家被流放,是为“辛酉邪狱”。
辛酉邪狱是朝鲜半岛历史上首次全面镇压天主教的政治运动,朝鲜的西学也因此受到沉重打击。但辛酉邪狱的性质并不仅限于宗教迫害,还是以贞纯王后为首的“僻派”势力以取缔邪教为旗号对“时派”势力的整肃行动,带有浓厚的党争色彩。朝鲜天主教虽一度遭到打击,但不久就恢复元气,并不断发展壮大,又接连引发了己亥邪狱、丙午邪狱、丙寅邪狱朝鲜政府的镇压行动。辛酉邪狱是朝鲜半岛历史上首次全面镇压天主教的政治运动[1]

基本背景

天主教传入朝鲜

朝鲜半岛拥抱西方文化的历史可追溯至17世纪初出使明朝的使节,以李晬光、郑斗源、许筠李光庭为代表,他们接触了北京的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带回了许多汉译西方书籍及红夷炮、千里镜、自鸣钟、坤舆全图等新事物,并记录了他们对欧洲文明的见闻与感知,由此给朝鲜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使朝鲜知识界兴起了钻研“西学”的思潮。朝鲜后期实学思想家安鼎福记载:“西洋书自宣庙(朝鲜宣祖)末年,已来于东。名卿硕儒,无人不见,视之如诸子道佛之属,以备书室之玩”。到了清朝时期,北京的天主四堂更成为朝鲜燕行使节频繁光顾之处,助长了国内的“西学”风气,李瀷、安鼎福、丁若镛等实学家都是代表性的“西学”研究者,洪大容朴趾源朴齐家等北学派人士亦对“西学”抱极大兴趣。在朝鲜人接触西方、钻研“西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天主教的问题。最早接触西方文化的朝鲜使节无疑已触及天主教义,如李晬光在其著作《芝峰类说》中介绍《天主实义》,而许筠则可能已深入了解天主教。随着对“西学”研究的日益深入,朝鲜的“西学”研究者对天主教的态度也出现分化。安鼎福、慎后[dān]等星湖(李瀷)学派弟子以及北学派人士对天主教持批判态度,而李[]李承薰丁若镛、丁若钟、丁若[quán]三兄弟及权哲身、权日身兄弟等人则从“补儒”的角度接纳天主教,并逐渐产生了天主教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