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士英

明末清初人物
蔡士英(1605—1675年),字伯彦,号魁吾,汉军正白旗人。其始祖诸海公为苏州吴县洞庭西山人;世居锦州(今辽宁锦州市),随祖大寿降清。蔡士英家族兴旺300多年,其祖孙三代中,不仅有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一品大员,还有著名女诗人蔡琬。蔡士英于元朝末年,携二子清洪迁居淮安府宿迁县顺德乡九图(今宿城区蔡集镇西北),首创宿迁西山堂牌坊蔡一支。蔡士英于顺治九年(1652年),任江西巡抚顺治十二年(1655年),首任漕运总督凤阳巡抚,加兵部左侍郎;顺治十四年(1657年),因“抗言力陈”海禁之弊,被罢官;顺治十六年(1659年),复任漕运总督,加兵部尚书、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蔡士英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病亡,康熙赐祭葬如典礼,追封襄敏,祀江西名宦祠淮安士民也建祠祀之;著有《抚江集》《督漕奏议》等。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皇帝南巡过淮安,见蔡士英祠,感慨御书“奏绩东南”牌匾,悬挂祠堂门额上,以昭其当年政绩。[1]

个人生平

蔡士英,字伯彦,号魁吾,世居辽东锦州。
崇德七年(1642),清郑亲王济尔哈朗攻明,至锦州,士英同总兵祖大寿降清,隶汉军正白旗。从征山东
顺治元年(1644)授牛录章京世职。其后率军平“流贼”扫地王康文道及从征福建,皆有功,授佥都御史,旋升右副都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