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尚·丹第-抖音百科
樊尚·丹第(法文:Paul Marie Théodore Vincent d'Indy),1851年3月27日生于 巴黎 一个贵族家庭,1931年12月2日卒于同地,是 法国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他是巴黎圣歌学院的联合创始人,也曾在巴黎音乐学院任教。丹第的创作富于细腻的感情和诗意,他一生共创作了4首交响曲,最受欢迎的杰作是1886年为 钢琴 与乐队而作的《法国山歌交响曲》。他的学生中包括阿尔贝里克·马纳尔、阿尔贝·鲁塞尔、亚瑟·奥内格尔、达里乌斯·米尔豪德和 埃里克·萨蒂 ,以及 科尔·波特 等20世纪重要作曲家。1931年丹第在巴黎病逝。
人物经历 樊尚·丹第,出生于一个皇室和 天 主教 支持者的贵族家庭,自幼接受祖母的钢琴课,后由安托万·弗朗索瓦·马尔蒙特尔和路易·迪梅尔教授钢琴。14岁时,丹第开始跟随阿尔贝·拉维尼亚克学习和声。16岁时,他的一个叔叔向他介绍了 贝多芬 的管弦乐法,激发了他成为作曲家的愿望。19岁时,在 普法战争 期间加入 国民警卫队 ,战争结束后立即回到音乐生活中。1871年,他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弗朗克的 管风琴 课,直到1875年,他加入了香泰莱剧院的打击乐组,以获得实际经验。他还担任 科隆 音乐会的合唱指挥。他的作品在朱尔·帕德卢普的管弦乐排练中受到了 乔治·比才 和让·马斯奈特的赞赏。1873年夏天,他访问了 德国 ,遇见了 弗朗茨·李斯特 和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1874年1月25日,他的序曲《皮科洛米尼》在帕德卢普音乐会上演出,位于 巴赫 和 贝多芬 的作品之间。大约在这个时候,他娶了他的表亲伊莎贝尔·德·庞培隆。1875年,他的交响曲《雅诺什·胡尼亚迪》被演出。同年,他在比才的 歌剧 《卡门》首演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提示者。1876年,他出席了 理查德·瓦格纳 在拜罗伊特的《指环》首演。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成为了一个狂热的 瓦格纳 迷。1878年,丹第的 交响诗 《魔法森林》被演出。1882年,他听到了瓦格纳的《帕西法尔》。1883年,他的合唱作品《钟声之歌》问世。1884年,他的交响诗《萨吉弗勒里》首演。他的 钢琴 组曲 《山之诗》大约也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1887年,他的小号、两支长笛和弦乐四重奏的D大调组曲问世。同年,他参与了拉穆勒 歌剧 院对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的制作,担任合唱指挥。他的音乐剧《费尔瓦尔》占据了他的时间,从1889年到1895年。
人物地位 丹第在法国音乐史上的地位,并不限于创作。他追求的是“哥特式的精神”,在 法国 趣味的 浪漫主义 与后浪漫主义时代,这是一种过时的美学,也正因为此,他又成为一个生活在夹缝中的作曲家。他比弗雷(Gabriel Urbian Faure,1845~1924)小6岁,比 德彪西 大11岁,从弗雷到德彪西、拉威尔,是法国这一时期音乐的主潮,他就生存于弗雷与德彪西的夹缝中。他其实比德彪西还多活了十几年,但德彪西代表了崭新的20世纪,他则被冷落到了边缘,如今连法国乐队都很少演奏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