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金丝猴(学名:Rhinopithecus strykeri):体重约20-30千克,体长55.5厘米,尾长78厘米,头尾总长约1.2米,尾长约为体长的1.4倍。全身大部分覆盖着茂密的黑毛,头顶有一撮细长而向前卷曲的黑色顶毛,具突出白色的耳羽,大部分的脸颊赤裸,皮肤淡粉色,上唇有白色的“小胡子”,下巴也有鲜明的白色胡须,会阴部颜色为容易分辨的白色。 缅甸金丝猴是缅甸特有的一种金丝猴。生活在缅甸克钦州东北部,在中国境内也有,分布范围方圆270平方公里,在海拔1700到3200米的山区。
该物种2010年才确认,在IUCN颁布的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度濒危。
物种学史
2010年,世界著名的灵长类研究专家托马斯·盖斯曼(Thomas Geissmann)率领的FFI(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在缅甸调查当地的灵长类动物时,通过访谈当地猎人了解到缅甸金丝猴这一物种的存在。当地猎人描述的信息不同于任何一种已知的灵长类物种,很可能是一种没有科学记录的新物种。盖斯曼从当地猎人手中收集到标本,与已知的四种金丝猴(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比较,确定这的确是一个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Rhinopithecus Strykeri,其中Rhinopithecus表示它属于仰鼻猴属,而Strykeri则是为了纪念ARCUS(谢菲尔德大学考古研究与咨询)基金会的创始人乔恩·斯特克(Jon Stryker),感谢他对这次缅甸灵长类调查项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