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原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第二种《范畴论》。旨在全面清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范畴的发生发展历史、范畴的构成方式、主要特征和系统联系。由于以诗文、词曲、戏剧和小说等各体文范畴的运用为考察对象,以揭示范畴间横向的逻辑联系和结构体系为研究目的,使得全书既保持了传统文学理论批评本身所固有的丰富与灵动,又凸现了范畴的理论品性及其之于当代文学、美学建设的意义,被称为是第一部在历史考辨与理论建构相结合的基础上,全方位拓展范畴研究界域,提出了许多前人没有提出过的问题,给人以很大启发的完整系统的范畴学专著。
作者介绍
汪涌豪,浙江镇海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和2002年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004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8—2000年为日本九州大学客座教授,2005—2006年为神户大学特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兼治古代哲学与史学。著有《中国古典美学风骨论》 (1994年)、《当代视界中的文论传统》(2003年)、《批评的考究》(2003年)和《中国游侠史》(中文版2001 年、日本版2004年) 、《游侠人格》(大陆版1996年、台湾版1997年)等八种,主编有《中国诗学》(4卷 1999年)、《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20种 2007年)等三种。曾获得中国图书奖及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 图书目录
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