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宝

吴三桂的心腹大将
马宝(1628-1681年),又名三宝,平凉府隆德县马家河人,明末清初将领。[3]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部攻占隆德县城时,马宝参加起义部队,由于勇敢善战深受李自成器重,当农民军攻占北京时,马宝被任命为老营副营总。后在与吴三桂军作战时中炮被俘。吴三桂被清廷封为平西王后,马宝任吴部右都营总兵官。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盘踞云南举兵叛清,马宝等部进攻四川湖南地区,且相继攻占清军的长沙常德岳州、澧州、衡阳等一府四州。不久,吴三桂死,马宝护送其孙吴世瑶湘南退回贵阳。康熙十九年(1680年),马宝带领部队进入四川,与宁夏提督赵良栋所率的甘军战于成都。不久,吴世瑶退守云南,马宝在城桥与赵良栋等部清军作战时阵亡。[3]

生平

马宝(公元1628-1699年),字城璧,号佩[yuàn],排行老三,亦称三宝,生于陕西平凉府隆德转角嘴村(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沙塘镇马家河村),卒于贵州普定化处那史村(今贵州省六枝特区大用镇岱港村那史寨。马宝幼失[]恃,年少力敌成人,魁梧赤眼,擅使[róu]鞭枪,足智多谋,英勇绝伦,“宝虽起群盗,好与士大夫游”。生有五子,次子自援,恂恂懦雅,谙韵学著《等韵》,有诗集行世。
明末农民起义,祟[zhēn]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起义部队攻破隆德,马宝投身李自成部队。李自成进住北京时(1644年),马宝因战功擢升老营副营总。1645年,李自成战死后,起义军部分将领率兵南下归顺南明,马宝也在其列,投于桂王朱由榔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