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

卢梭创作的教育学著作
《爱弥儿》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创作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62年。该书是一本夹叙夹议的教育小说,书中以富家孤儿爱弥儿为主人公,论述了男子的教育改革,批判英国旧教育的荒谬腐朽,并提出新教育的原则和理想。并且借爱弥儿未来妻子苏菲的教育,论证了女子教育的革新。[1]
《爱弥儿》是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在书中,他以爱弥儿为教育对象,提出了顺应人的天性、重视感官培育、关注想象力的引导等教育理念;同时,针对其所处年代是欧洲启蒙运动的勃发时期,他深感启蒙思想家们过于推崇理性,科学与艺术的繁盛引起人们盲目追求欲望,从而造成欲望与能力失衡的道德危机,提出了自然主义德育的基本原则——欲望与能力的平衡。[2]
卢梭所提倡的自然教育主义观对后面的美术教育思想和流派产生巨大影响,开启后世美术教育中自然主义的源流,他被认为是第一个从一般教育学意义论述美术教育的人,巴西多康德裴斯泰洛齐杜威教育家都从不同方面受到卢梭思想的启发。[3]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即体育、感官、智育、德育、爱情。每个阶段的重点不同,但五者之间并不明显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