婕妤是宫中嫔妃的职称,[1]汉武帝设立,为皇后以下最高位。汉元帝设昭仪一位于婕妤之上,婕妤自此成为第二等,汉末,西汉宫中的嫔妃名号分为十四等:昭仪、婕妤、娙娥、容华、美人、八子、充衣、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舞涓等。东汉无此位号。 自晋代恢复三夫人九嫔制以来,婕妤为二十七世妇中第一等。明代中期以后不存。
来源
汉代宫中女官名,是帝王妃嫔的称号.一直沿用到明代。其名之意,据《汉书·外戚传》颜师古注,“婕,言接幸于上也。妤,美称也。”汉代婕妤往往晋封皇后。汉武帝置,为妃嫔之首。《汉书·外戚传序》:“至武帝制婕妤、荣华、充依,各有爵位……婕妤视上卿,比列侯。” 史书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