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老凤-快懂百科
何老凤(约1840~约1900)是中国山东大鼓说唱艺人,原名何凤仪,出生于河北故城。他的嗓音洪亮,表演生动风趣,曲调粗犷纯朴,语言富于乡土气息,最擅长铁马金戈类的中篇说唱。他的代表作有《三全镇》《金锁镇》等瓦岗寨英雄故事,尤其精于《对花枪》,因此被称为活罗松。 简介
何老凤,山东大鼓艺人。乳名若风,艺名何风仪。故城县青罕村人。是山东大鼓艺人王奎山(河北威县人)的第四代传人,山东大鼓“老北口儿”的代表人物,以改革山东大鼓著称。他将原来腔多字步、号称“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的唱法,改为字多腔步,具有粗犷、朴实特点,适应运河两岸广大农村听众欣赏习惯的唱法,唱起来一字一顿,字字掷地有声,人称“一字砸一个坑”。山东大鼓别称“老牛大摔缰”即由此而来。他的唱法,被行内称作“北口儿”,以与“南口儿山东大鼓”相区别。在书目方面,他放弃了“南口儿”山东大鼓常演的红楼故事和一些文词典雅的曲段,着重演唱反映底层社会,叙述家长里短的生活故事,如《黑丫头》、《小黑驴》、《小姑贤》、《蓝桥会》等擅演的中长篇书有《杨家将》、《刘公案》、《响马传》等,尤以《罗松认父》说得最好,有“活罗松”之称。在说书语言方面,他吸收了许多活在群众生活中的口语化语言,富有乡土气息,广大农民听众听得亲切,乐于接受。何老凤演出活动的范围很广,山东、河北的广大农村,以及京、津、济南等大城市,都有他的足迹。在群众中影响很大。他的嗓音洪亮,表演生动风趣,曲调粗犷纯朴,语言富于乡土气息,最擅长铁马金戈类的中篇说唱。代表作有《三全镇》、《金锁镇》等瓦岗寨英雄故事,尤精于《对花枪》,有活罗松之称。 相关记载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舨[bǎn]的《沧县志》“鼓书”条记载:演唱鼓书的“最近者为何来(老)凤,又名梨花片……一般商贩、农民最为欢迎。”同一时期云游客著的《江湖丛谈》中,提到当时有“南有何老风,北有马三峰”的说法,可见何老凤已与马三峰(疯)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