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达树

科达树
科达树(Cordaites)是科达属植物的统称,已灭绝裸子植物的一个重要的类群,生活在与佛罗里达州大沼泽地相似的湿地中。咸水蚌类和甲壳动物时常在这些树的树根间被发现。树干高大,在茎轴上,叶呈条带状,呈紧密螺旋状分布,叶具有直线脉络。科达树都是木本植物,高可达50米。这些化石被发现于全球各地的上石炭纪(3.18至2.99亿年前)的地层中。科达树可能和种子蕨共同起源于前裸子植物。银杏植物和松柏植物则被认为起源于科达树。

形态特征

在垂直于叶脉的 横切面上,维管束近于等间距排列,但在近基部由于叶脉分叉造成维管束间的距离不均匀。维管束上下方各有一条皮下厚壁组织束与表皮连接。维管束间也发育有皮下厚壁组织束(对应于叶表面的脉间纹),其数目和长短根据种的不同而异。维管束外面包围着维管束鞘,维管束由中央的木质部束和包围它的韧皮部构成,木质部中始式或外始式。在外始式的木质部束,其后生木质部朝向叶的上表面。大的后生木质部管胞具多列具缘纹孔。叶肉多由薄壁组织构成。[1]

生长环境

生长在与佛罗里达州大沼泽地相似的湿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