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基泰人(Scythians,希腊语:Σκύθαι),又译成西徐亚人,是上古时期生活在南俄草原的一支操伊朗语的游牧民族。公元前8世纪,斯基泰人随民族迁徙进入南俄,公元前7世纪,斯基泰人在南俄建立游牧帝国,3世纪左右为哥特人所灭,斯基泰人遂与民族大迁徙中的各民族相融合,此后的“斯基泰”一词用以指居住在黑海以北地区的各族居民。[1][2][3]定居在俄罗斯的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格鲁吉亚和南奥塞梯共和国的奥塞梯人就是斯基泰人后裔。[4]
广义的斯基泰人包含了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3世纪活跃于黑海北岸至阿尔泰山和天山间草原地带的萨尔马提亚人、辛梅里安人、萨尔马特人、奄蔡人(后称阿兰人)、马萨格泰人等草原游牧人群;狭义的斯基泰 人主要指黑海北岸、与希腊人交往密切的游牧族群。斯基泰人是古希腊罗马人对欧亚草原游牧族群的统称。古希腊人称其为Σκύθαι,译为斯基泰人、西古提人、西徐亚人或赛西亚人。古代亚述人称之为阿什库塞人(Ashkuzai),古代波斯人和印度人称之为萨卡人(Saka)、释迦人、萨迦人,并将其分为戴尖帽塞人、饮豪麻汁塞人、海那边的塞人。[4] 斯基泰人以多杀敌为荣,有以敌人头骨为饮器的习惯,特长是骑马射箭,故有“马上弓手”之称。斯基泰人多以游牧为主,饲养马、牛、羊、狗,少部分从事渔猎,进入南俄后,形成部分定居民。[1]
斯基泰人初信自然神,但无庙宇类建筑,迁入南俄后,受希腊影响,信仰天神宙斯、土地女神吉尔、日神阿波罗、海神波塞冬。斯基泰人始终没有文字,但有大量的斯基泰人名、地名、族名保留在碑铭和古典作家的著作中。[1]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