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1950年始建的二级院系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The Composition 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始建于1950年4月,与学院同时诞生。建系之初由著名作曲家、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江定仙教授任首届系主任,在聚集原南京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系、燕京大学音乐系理论作曲科、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理论作曲专业组以及全国乃至海外归国的著名作曲家、专家学者基础上,形成一支实力雄厚、高水平的师资队伍。[1]

专业概况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始建于1950年4月;聚集了原南京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理论作曲专业组教师以及全国乃至海外归国的著名作曲家。1952年8月燕京大学音乐系理论作曲科并入,进一步壮大了师生队伍。首届系主任为著名作曲家、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江定仙教授;之后历届系主任为王震亚、杜鸣心、戴宏威、牟洪、刘康华、郭文景、唐建平。

办学特色

作曲系以培养作曲家和作曲技术理论人才为宗旨,以作曲专业课为核心,依托和声学、复调音乐、曲式与作品分析、管弦乐配器法、视唱听觉训练、电子音乐,以及近现代音乐创作、分析与研究等课程,构成贯通本科、硕士、博士三个教学层次,融教学、创作、科研为一体的作曲教学体系。设有作曲、复调、和声、配器、曲式与作品分析、视唱练耳等六个教研室,分别承担六个方向的教学和研究,面对全院开设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必修与选修课程。其教学内容涵盖了欧洲十八、十九世纪传统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同时又涉及二十世纪以来音乐创作的新技法、新观念、新理论与新体系;既包容了不同时期外国音乐作品的构成原理与外国作曲家写作的有益经验,又研究总结了中国音乐作品的构成特点与中国作曲家创作的成功经验,形成了中外兼学、基础扎实、内容丰富、具有时代与民族特色的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