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科

松纲银杏目下的一科植物
银杏科(Ginkgoaceae)为松纲(Pinopsida)银杏目(Ginkgoales)下的一科植物[1],截至2023年11月统计数据,该科在多识植物百科中仅1属1种,即银杏(Ginkgo biloba L.)[3]。在中生代时,银杏科植物遍布世界各地,但如今银杏科的野生种群只分布在浙江西天目山[4][5]。不过,从南宋年间开始许多国家和地区就开始陆续引入并栽培银杏,如美国日本比利时印度[4]。银杏分布的气候区属于温带亚热带,对气温条件的适应范围广[6]。银杏在中国分布范围很广,北到沈阳,南至广州,西达甘肃嘉峪关,东至台湾,遍及20个以上省、市、自治区[7]
根据化石资料的研究,银杏类植物可能起源于古生代的上石炭纪,经二叠纪,到了中生代的三叠纪晚期和侏罗纪,银杏类在植物类群中占有相当位置,它们广布于世界各地。到了第三纪末期及第四纪初期,北半球产生了巨大的冰川,银杏类植物在欧洲和北美的广大地区全部灭绝,在亚洲大陆也濒于绝种,但中国的冰川不像欧洲大陆那样连成大片和全部覆盖地面,当时华中和华东一带则只有局部地区受到寒冷气候和冰川的影响,银杏才作为银杏科中唯一的孑遗植物而遗存下来,并在自然界里繁衍至今[8][9]。银杏科植物是落叶乔木树干高大,分枝繁茂;叶扇形,有长柄,具多数叉状并列细脉;球花单性,雌雄异株,生于短枝顶部的鳞片状叶的腋内,呈簇生状;种子核果状,具长梗,下垂,外种皮肉质,中种皮骨质,内种皮膜质,胚乳丰富[10]
银杏科唯一现存的物种银杏,是著名的活化石和孑遗植物,也是中国特有的珍贵物种。1999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11],相关部门也已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方式对银杏进行保护[11]。同时,银杏也被大量引种栽培,其用途十分广泛,如因观赏价值极高而被广泛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中[8][12]。而银杏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烹[rèn],还可以将其制成蜜饯、罐头等食用,但银杏果多食会引起中毒,慎食[8][12]。银杏的种子、叶和根均可作为中药材入药,白果主治哮喘痰嗽、白带白浊,遗精尿频,无名肿毒,癣疮[13]
在中国,银杏自古都是珍贵树种,很早就出现在中国的绘画作品中。汉代画像石中,以及魏晋时期的绘画作品中都有银杏的形象。银杏也常常出现在古人的诗词歌赋里,被中国人所认识和赞美。文人们将情感寄托于银杏。如“银杏之树,忠魂[yōu]止”,用银杏寄托范仲淹岳飞等人物精神。“细观惟有阶前树,历尽人间累[jié]灰”,运用拟人手法将银杏古树历经变迁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围绕着银杏的还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很多古人都曾经栽植过银杏树,有些长成大树,留存后世[14]

植物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