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颋

唐朝的宰相
苏颋(公元670年-公元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省武功县)人,是唐代的政治家、文学家,尚书左仆射苏瑰之子。[2]
唐睿宗永昌元年(公元689年),19岁的苏颋进士及第,授乌程(今浙江湖州南)县尉,继而被举为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一路累迁至监察御史长安二年(公元702年),苏颋奉命复核来俊臣等酷吏所处理之案件,为负冤者洗脱冤屈。神龙二年(公元706年),苏颋升任给事中,加修文馆学士,又拜中书舍人,专掌文诰。彼时,其父亲苏瑰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二人同在朝中掌管枢密。景云元年(公元710年),苏瑰病逝,唐睿宗允许苏颋守孝三年。开元元年(公元713年),苏颋就任工部侍郎。随后唐玄宗任命苏颋为中书侍郎、知制诰,还让其袭爵许国公。开元四年(公元716年),苏颋升任紫微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成为宰相,并与侍中宋璟一同执政。开元六年(公元718年),苏颋与宋璟上奏朝廷,提议以平价收购百姓手中可供官府使用的滞销物品,且允许两京官员预支官俸,以此促使良钱流入民间。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王皇后之父王仁皎去世,苏颋极力反对其子王守一修筑高坟,苏颋获赏绢帛四百匹。开元八年(公元720年),苏颋被罢为礼部尚书,不久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按察节度剑南各州。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唐玄宗封禅泰山,苏颋随驾前往并撰写朝觐碑文。同年十二月,苏颋还参与主持吏部铨选事务。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苏颋病逝,终年五十八岁。唐玄宗在洛阳南门举哀,并废朝两日,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2][3][4]
苏颋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著有文集三十卷,还曾参与修定《开元后格》《开元后令》《开元后式》,《全唐诗》收录其诗作99首,《全唐文》将其文章编为九卷。[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