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力劳动

体力劳动
与“脑力劳动”、“生理力劳动”相对。体力劳动是劳动者以运动系统为主要运动器官的劳动。脑力劳动是劳动者以大脑神经系统为主要运动器官的劳动。生理力劳动是劳动者以除运动系统及大脑神经系统以外的其它生理器官为主要运动器官的劳动。以生产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为主的农民、工人等的劳动属于体力劳动。我国长期把劳动与体力劳动划等号。

含义

概念

什么是劳动?这个问题看来似乎是不值得深究的经济学ABC。然而,分析一下劳动的内涵与外延,起源与发展,就可以发现对劳动作科学的界定其实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劳动,是人们为了创造使用价值以满足物质和精神需要而对体力和脑力的耗费。正如《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劳动是心或身之劳作(labour is bodily or mental work)。然而,我国长期把劳动与体力劳动划等号,把脑力劳动打入“不劳动”的另册。人们大概还记得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句很流行的口号:“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其潜台词就是:劳动人民没有知识,因而要知识化(反过来,知识分子不属劳动人民范畴,因为他们有知识),而知识分子不劳动,因而要劳动化。这种以偏概全的政策发展到登峰造极,就是文革时期大批知识分子和知青到“五七”干校或农村“劳动化”。在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今天看来,当时的流行口号和极“左”政策显得多么可笑。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