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湾村位于布吉街道东南部,距离街道办事处约0.5千米,与南岭村和大芬村相邻。该村始建于明末清初,由蓝姓先祖从梅州兴宁迁入,后有其他姓氏加入 ,形成了村落。村名源于村内丰富的木棉树和山上、路旁的木棉花。木棉湾村地处丘陵地带,主要山岭有海拔293米的九尾顶,布吉河流经村中。尽管地理位置优越,但由于邻近南岭村和大芬村的繁华,木棉湾村的独特魅力常常被人们忽视。 经济
南岭村,两任总书记到访题词,一年总收入2.3亿元,大芬村,占全球商品油画市场60%份额,而木棉湾村,一年的集体经济收入刚过千万,不到南岭的零头。论及特色,布吉街道办的宣传部长任晓峰,一时间也难以找到合适的描述。任晓峰说:“我的印象里,木棉湾就是个普通的城中村,外来人口多,靠出租物业过活。” 历史沿革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给深圳带来了机遇,当特区建设像一列启程列车,沿着既定轨道向前奔跑,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时,关外的农村却还是炊烟袅袅的自然村落。曾文达记得,那个时候方圆4平方公里的木棉湾和大芬都在起伏的山坳里,村落里没有几家工 厂和多少外来打工、创业的人,仍然以种田为生,一年下来的年平均收入也只有2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