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息肉(polyp of vocal cord)[2],是位于喉部的良性病变[1],好发于一侧或双侧声带游离缘中1/3处,为半透明白色或粉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是常见的引起声音嘶哑的疾病之一,多见于职业用声或用声过度的人群。[2]1859年,Czermak(尔马克)第一个观察到声带息肉并绘制了草图。[5]
声带息肉的症状主要是较长时间声嘶,其程度与息肉大小及部位有关,通常息肉大者声嘶重,反之声嘶轻,息肉长在声带游离缘处声嘶明显,长在声带上表面对发声 的影响小,广基的大息肉可引起失声。[2]该病根据临床表现和喉镜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1] 声带息肉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糖皮质激素超声雾化等治疗。声门暴露良好的带蒂息肉,可在间接、纤维或电子喉镜下摘除。局麻不能配合者,可在全麻下经支撑喉镜切除息肉,有条件者可在显微镜下切除,也可行激光切除。切除的息肉均应常规送病理检查,以免将早期的声带癌变漏诊。[1]该病手术治疗效果一般良好。经过术后的发声休息,多有明显的声音改善。[6]预防声带息肉应加强用嗓卫生,注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禁烟、酒等;要改掉清嗓的习惯;不要做超过个人发音能力范围的用声等。[7] 病因
声带息肉多为发声不当或过度发声所致,可为一次强烈发声之后所引起,也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2]主要有如下几种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