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韬奋奖(英文名:Changjiang-Taofen Awards),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评选。[1] 长江韬奋奖的前身是于1991年设立的范长江新闻奖、1993年设立的韬奋新闻奖,以新闻工作者范长江和邹韬奋的名字而命名。[2]该奖项为2005年根据中央关于《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精神由范长江新闻奖和韬奋新闻奖合并而来,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评选20名获奖者(其中长江系列10名,韬奋系列10名)。范长江新闻奖作为长江韬奋奖的前身之一,是由中国记协组织的全国中青年记者评选最高奖。最初每三年评选1次,从1998年开始,每两年评选一次。[1][3]2010年起,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评选20名获奖者。其中长江系列10名,主要奖励优秀记者、新闻评论员、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韬奋系列10名,主要奖励新闻编辑、新闻类节目制片人、校对等新闻工作者。[4]2014年,为确保评选工作的权威性、公平公正性,该奖项增设审核环节。[5]2020年,该届长江韬奋奖进行四方面微调:一是把新闻 评论员参评类别,由韬奋系列调整到长江系列。二是明确长江系列入选者中担任新闻单位领导职务的副局级以上新闻工作者不得超过2名;韬奋系列入选者中担任新闻单位领导职务的副局级以上新闻工作者不得超过3名。三是严格规定在职人员评选范围,明确“上一年度12月31日前已办理退休手续人员不参评”。四是明确长江韬奋奖评选只实行组织推荐参评。[6]2024年11月8日,第34届中国新闻奖、第18届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在北京举行,报告会表彰了20名长江韬奋奖获奖者。[7] 长江韬奋奖的参评范围是国家批准、具有新闻采编业务资质的新闻单位从事新闻采访报道的记者、评论员,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新闻作品的编辑、校对检查,以及新闻节目制片人等专职新闻工作者。经过多年评选实践,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不断征求意见、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业内比较规范、相对稳定的长江韬奋奖评选办法,确保评选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业务导向和较高的权威性、示范性,得到新闻界的广泛认同。[8][4] 历史沿革
长江韬奋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评选,授予新闻传媒界从业人员的全国性最高奖项。该奖项为2005年根据中央关于《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精神由范长江新闻奖和韬奋新闻奖合并而来,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评选20名获奖者(其中长江系列10名,韬奋系列10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