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是南宋时期李心传所撰写的历史著作,共四十卷,分为甲集和乙集各二十卷。作者李心传,四川井研人,曾参与编修宋代《十三朝会要》,熟悉当时的史事和典章制度。

作者简介

李心传,隆州井研(今四川井研县)人。父亲舜臣,《宋史》卷四O 四本传说他“通古今,推迹兴废,洞见根本”。他曾任宗正寺主簿,参加过重修《神宗玉碟》的工作。李心传生于孝宗乾道三年(1167 年),三十岁以后曾几次应考,都没有被录取,从此专心著述。宁宗嘉泰二年(1202 年),他写成《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二十卷。嘉定元年(1208 年),正准备续撰《杂记》,有旨给札抄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撰《杂记》事暂时中止,可见《要录》成书于该年或稍前。嘉定九年(1216 年),他又写成《杂记》乙集二十卷。嘉定十六年(1223 年),国史院碟四川转运使,取索李心传所著《孝宗系年要录》,以为修国史的参考,由于李心传在学术上特别是史学上的成就,在崔与之等二十二人先后推荐下,理宗宝庆二年(1226 年)他奉诏至临安,入史馆,时年六十。这以后,他曾参与编修中兴四朝(高、孝、光、宁)国史、实录和《十三朝会要》。另据张端义贵耳集》记载,李心传曾告诉他,《杂记》戊、丁集将写成。可见《杂记》至少有五集。淳祐四年( 1244 年)李心传卒于湖州,终年七十八岁。

本书简介

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写成《朝野杂记》甲集。他在序言里说:“每念渡江以来﹐记载未备﹐使明君﹑良臣﹑名儒﹑猛将之行事﹐犹郁而未彰﹔至于七十年间兵戎﹑财赋之源流﹐礼乐制度之因革﹐有司之传﹐往往失坠﹐甚可惜也。乃辑建炎至今朝野所闻之事﹐凡有涉一时之利害与诸人之得失者﹐专门著录﹐起丁未(建炎元年﹐1127)﹐迄壬戌(嘉泰二年)﹐以类相从﹐凡六百有五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