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宪(约541-645),南朝及隋唐著名学者。江都人,隋朝时任秘书学士,每聚徒讲学,受业诸生数百人。大业年间,曾受炀帝令与诸学者编撰《桂苑珠丛》100卷,时人称其赅[gāi]博。又训注张辑所撰《广雅》10卷和《古今字图杂录》等。唐贞观初年,太宗征为弘文馆学士,因年老不赴,太宗乃遣使者就其家拜为朝散大夫。太宗读书遇生僻字,常遣使询问,曹宪皆为之音训,引证明白。所撰《文选音义》,为当时所重。 曹宪在家乡扬州专心教书育人,教授弟子至数百之众。他和他的弟子李善等人共同把《文选》学推向了高峰。贞观十九年,去世于家中。[1][2][3]
生平
曹宪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对各种文字和书籍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尤其在文字学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致力于复兴自汉代以后逐渐失传的经学和小学知识,同时也致力于恢复几近消失的大篆古文,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曹宪曾受隋炀帝之命参与编纂《桂苑珠丛》,并对《广雅》进行注解,还撰写了《古今字图杂录》一卷,这些都是他在文学训诂学上的杰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