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镇位于江苏涟水县域西北部,[1]西临六塘河,东依新老张河,236省道、涟麻公路和麻唐公路穿境而过,距宁连一级公路与京沪高速公路分别为10公里、20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50平方公里,耕地2820公顷,辖1个居委会(同兴);10个村委会(陈祝、朱后圩、四安庄、兴北、前进、罗堆、戴码、丁口、老堆、马圩,5485户,2.95万人。镇政府驻同兴居委会,距淮安市区、和涟水县城40公里。2006年全民创业、平安创建、信访接待、老龄等工作被县委、县政府表彰嘉奖。2007年元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于“中国淮海琴书之乡”称号。 建制沿革
前进镇地处苏北腹地,位于淮河下游,隶属于周恩来总理故乡淮安市,位于全国十大文化名酒之乡涟水县域西北部。镇域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31000人。东面隔东张河与高沟镇、岔庙镇相望;西面和麻垛乡隔南六塘河相连;南面与梁岔镇交界;北面和杨口乡接壤。镇政府驻同兴居委会(同兴集)。因民国19年(1930)由朱宝珠、朱海风二人在此兴集,故名同心集。 前进镇清代属陈溪镇,民国初属陈溪乡,民国18年(1929)属第三区,民国23年后属第二区。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民国31年8月分属梁岔区、麻垛区 ,民国32年分属六塘区和梁岔区,民国35年9月建同兴区,1956年2月撤同兴区,隶属高沟区。1957年12月撤区并乡时,由同兴、陈祝乡和屯河、马圩乡的部分组成同兴乡,1958年9月成立同兴人民公社。 农业合作化时,同兴人民公社带头走集体化道路,所属前进大队合作社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笔批示。1967年6月,为了纪念毛主席的这一批示,改同兴人民公社为前进人民公社,前进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