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后岛

北方四岛之一
国后岛(日称:北方四岛[1],俄称:库纳施尔岛[2]),是千岛群岛的最南端岛屿[3]、北方四岛之一,位于日本北海道东北部,东临太平洋,北面是鄂霍次克海,东北面是择捉海峡,西南隔根室海峡与北海道相望[4],总面积1500平方公里,从东北到西南延伸123公里,海岸线长度超过340公里,岛上有四座活火山,其中最高的是爷爷岳(或者叫做“父亲山”),海拔1819米,其次是鲁瑞(1485米)、门捷列夫(886米)和戈洛夫宁(541米)[3][5]
国后岛原属于日本,17世纪时沙俄帝国的探险家登上千岛群岛后将其划归己有,18世纪后,日本及俄国先后在千岛群岛进行开发,1855年两国签署条约,约定南千岛群岛归日本所有。二战末期,美英苏首脑签署《雅尔塔协定》,规定战后整个千岛群岛全部划给苏联。1945年8月,苏军武力夺占千岛群岛,日军几乎全军覆灭,在1945年9月3日,四岛作为整个千岛群岛的一部分被联占领,1947年1月,苏联正式把这些岛屿并入版图,并驱逐四岛上近1.7万日本居民,此后苏联大规模向四岛移民[6][7]
从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初,日苏之间并不存在领土问题,直到1954年,美国日本国内的亲美派在日苏领土问题做文章,四岛之争由此而生。此后,苏日双方围绕两国关系正常化及争议四岛归属的谈判就未曾停止,于1956年10月19日,苏日两国签署《日本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共同宣言》(简称《苏日共同宣言》),其中第九条规定,苏日将继续就缔结和平条约进行谈判,在和平条约缔结后苏联将把齿舞、色丹两岛还给日本,但日本一直主张将四岛全部还给日本,导致日本和苏联(以及后来继承苏联地位的俄罗斯联邦)一直都未能正式签署和平条约[8]。2022年,俄罗斯终止了与日本的关于简化日本公民访问国后岛(俄称库纳施尔岛)、择捉岛(俄称伊图鲁普岛)和小千岛群岛的协议[2]

简介

国后岛位于西北太平洋日本北海道东北,北纬44°5′、东经146°。西南隔根室海峡北海道相连,东北隔国后海峡与择捉岛为邻。呈东北—西南向,长123公里,宽5─26公里,1498.56平方公里,略大于冲绳岛。地形陡峻,一共有4座活火山,爷爷岳(茶茶岳)海拔1822米,为全岛最高峰,多原始森林,与色丹岛间有优良的渔场,东岸的古釜布为天然不冻港,西南端有优良港口—库里尔斯克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