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颙(?-306年),字文载,西晋宗室大臣,安平王司马孚的孙子。[1]
司马颙最初世袭了父亲太原王司马瑰的爵位,在咸宁三年(277年)改封为河间王了。司马颙年少时就不看重钱财,喜欢结交有才能的人,在当时有着很好的名声,得到晋武帝欣赏,觉得他能够成为诸侯王们的表率。元康初年(291年),司马颙出任北中郎将,负责监管邺城。299年,他担任平西将军,镇守关中地区。301年,司马颙参与讨伐篡位称帝的司马伦,后来被 晋升职位,担任侍中、太尉,还被加赐了三锡之礼。302年,司马颙先是联合司马乂一起去讨伐司马冏,之后又转过头来讨伐司马乂。303年,司马乂死后,司马颙被任命为太宰、大都督以及雍州牧。司马颙废掉了皇太子司马覃,改立成都王司马颖为皇太弟。后来司马颙派兵去救援遭到征讨的司马颖,失败逃到太白山。光熙元年(306年)年十二月,司马颙被皇帝任命为司徒,在赴任的途中,被南阳王司马模派手下将领梁臣在新安的雍谷杀死,司马颙的三个儿子也一并斩杀。[1]
人物生平
贤能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