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宜禧

中国第一条民办铁路创建者
陈宜禧(1844年~1929年),祖籍台山市斗山镇,被孙中山先生誉为“伟人”,他不仅是新宁铁路的创办者,也是新宁(宁阳)铁路公司的创办人、总工程师。[1][2]
陈宜禧少年时家境贫寒,靠卖髻绳、针、钮维持生计;1864年,他赴美务工,在西雅图火车站当过清洁工、筑路工等;[3]1889年,组建了广德公司,自任总理,包工承建北太平洋铁路工程。陈宜禧先后在美国从事铁路建设达40年之久,筑路经验丰富。光绪三十年(1904年),陈宜禧回乡,以“不收洋股,不借洋款,不雇洋工”为号召,倡导建设新宁铁路。这一想法,得到了县人及旅外侨胞的支持,先后共筹得股金425万银圆,并于1906年成立新宁铁路公司,陈宜禧被推为总理兼工程师。历经14年的施工,在民国9年(1920年)建成了斗山至北街干线和台城至白沙支线的新宁铁路,该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民办铁路。[1]
1920年,为了表彰陈宜禧先生的丰功伟绩,新宁铁路董事局在当时的台城火车站为陈宜禧先生塑造了站立铜像。不幸的是,铜像在1966年8月“文革”期间被砸毁,纪念亭被拆除。1984年9月26日,台山县人民政府重立陈宜禧铜像于原来新宁铁路台山车站附近。[4][5]

生平简介

陈宜禧(1844-1929),斗山朗美村人。少年家贫,以卖髻绳、针、钮为生。1864年赴美,在西雅图火车站当清洁工、筑路工。1889年组建广德公司,自任总理,包工承建北太平洋铁路工程。他先后在美国从事铁路建设达40年之久,筑路经验丰富。光绪三十年(1904年)回乡,以“不收洋股,不借洋款,不雇洋工”为号召,倡建新宁铁路,得到县人及旅外侨胞的支持,纷纷投资,先后共筹得股金425万银圆,并于1906年成立新宁铁路公司,陈宜禧被推为总理兼工程师。历经14年的施工,于民国九年(1920年),建成斗山至北街干线和台城至白沙支线的新宁铁路,写下了我国自力建筑铁路的光辉史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