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文波,又名二德,1890年出生于广东省高要县乐城镇领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文波排行第二,兄长文先,小弟文龙。文波在本村仅读了五年私塾,由于生长在山区农村,从小就养成了勤劳朴实、正直坚强的性格。聂文波十多岁的时候,父母先后去世,因生活所迫,就外出到中山石歧当木工,几年后,失业回乡,留在家里耕山种田。 参加革命
聂文波受尽地主的压迫剥削,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劳动,却不得温饱,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残酷的现实,使他充满了对旧社会的刻骨仇恨。
1923年秋天,领村附近虫灾严重,水稻减产,地主谢达卿、宋旭初等却强迫加租,用加二五的大秤来收租(125斤当作100斤)。聂文波非常气愤,一边往谷子里掺泥沙,一边高声对群众说:“农民兄弟们,地主太狠毒了,我们终年辛劳得来的粮食与地主对半分不算数,还要用加二五大秤收租,我们就在谷子里掺上加三五的泥沙。”在聂文波的带动下,农民们都把泥沙掺进租谷里去。谢达卿看到农民的反抗情绪涨高,无可奈何地把租谷收下来。
事后,地主豪绅眼看农民抗租热潮日益高涨,便勾结官府,成立了一个名叫“业主租税维持治安委员会”(简称“业租维持会”),同时设立一个有20多人的民团自卫队,专门对付抗租的农民,企图以武力做后盾,强行收租,并规定从每箩租谷加收白银2毫,作为“业租维持会”的经费。地主阶级的高压盘剥,进一步激发了聂文波对地主阶级的仇恨。在这期间,中共广东的党组织已派出党员到西江地区开展农民运动,聂文波受到革命道理宣传的影响,思想进步很快,便与同村好友伍腾州、谢大德等人发动端源乡各村农民,于1924年10月成立端源乡农民公会,领导端源农民向地主开展减租抗租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