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是指利用免疫学原理针对疾病的发生机制,人为地干预或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目的所采取的措施。[2]狭义的免疫治疗,特指应用免疫系统的细胞、分子和基因用于感染自身免疫病、肿瘤和移植物抗宿主(GVHD)的治疗以及预防器官排斥反应。[1]
免疫治疗根据对免疫应答水平的影响,分为免疫增强疗法和免疫抑制疗法;根据治疗手段的针对性,分为特异性免疫治疗及非特异性免疫治疗;根据治疗制剂的特点,分为主动免疫治疗及被动免疫治疗;[1]根据对从微观到宏观分类,分为分子治疗及细胞治疗,其中分子治疗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微生物制剂,细胞治疗包括细胞疫苗、干细胞移植、过继免疫细胞治 疗等。[2] 临床应用上,包括抗体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抗原为基础的免疫治疗、细胞因子及其拮抗剂为基础的免疫治疗、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以及免疫调节剂。[1]研究方向上,主要是干预分子的研发、对免疫细胞的干预和过继细胞转输以及增强或抑制整体免疫功能。[2] 2013年12月19日,美国《科学》杂志将癌症的免疫治疗评为2013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一。[1]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以及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表彰他们发现了抑制负免疫调节的癌症疗法。[3]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