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达氏

日本的姓氏
伊达氏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支武士家族,源自藤原氏山阴流,自镰仓时代起至江户时代,伊达氏在东北地方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至今在当地仍然享有盛誉。

历史沿革[1][2][3]

伊达氏原姓藤原,为藤原鱼名玄孙山荫中纳言——藤原山阴的后代。据传说,伊达氏最早居住于常陆的伊佐庄,实际上位于下野的中村庄,后迁至伊佐庄。文治五年(1189年),源赖朝征伐奥州的藤原氏,藤原山荫的后代藤原朝宗率领四子加入源赖朝军,因藤原朝宗的长子藤原为宗奋力作战,杀死信夫庄司佐藤元治等人,藤原朝宗论功行赏获赐予伊达郡一郡,故改姓伊达,以郡内的桑折乡为居城,伊达朝宗为奥羽伊达氏之始祖。伊达朝宗将本领伊佐庄交予伊达为宗继承;伊达郡则由伊达朝宗次子伊达宗村(为重)承继。据说伊达宗村之子第三代的伊达义广将居城迁至桑折乡的粟野大馆。后经历伊达政依、伊达宗纲、伊达基宗,到第七代的伊达行朝,适时鎌仓幕府灭亡,后醍醐天皇控制奥州、出羽两国。元弘四年(1334年)伊达行朝被任命为陆奥国府的「式评定众」之一,翌年更随同北畠显家上洛,驱逐足利尊氏到九州。但随着时局变化,伊达行朝终在贞和三年(1347年=正平二年)顺从足利尊氏。
第八代伊达宗远时期,开始从伊达氏领地作对外扩张,先是杀死长井道广夺取长井庄,打败武石行胤及亘理氏,与奥州探题大崎氏交战,将势力扩及信夫、刈田、伊具、柴田、亘理等郡。其子伊达政宗(非独眼龙政宗)除了巩固其父的领地外,更藉著与足利幕府的关系大力发展。伊达宗远与大崎氏交战使伊达氏与鎌仓管领的关系不和,伊达政宗为了得到与鎌仓管领关系紧张的足利幕府支持,於应永四年(1397年)上洛谒见将军足利义满,并获其支持。应永六年(1399年)伊达政宗联合会津的芦名满盛爆发叛乱反鎌仓公方,并以此大肆扩张。终伊达政宗之世,使黑川、亘理两氏顺从,获南陆奥的国人众支持,并占有名取、宫城、深谷、松山、宇多等郡,达数十万石,被誉为伊达中兴之祖。经伊达氏宗及伊达持宗的发展,伊达持宗更有其祖父遗风,於应永二十年(1413年)再度向关东公方足利持氏宣战。後经上杉禅秀之乱,伊达氏获幕府封为「京都样御扶持众」,致力对付关东公方。到了第十二代伊达成宗时,伊达氏成为南陆奥的强大势力,并定居於伊达郡的梁川,以此迎接战国时期。
伊达成宗在应仁之乱完结後,於文明十五年(1483年)十月十日带同数百匹马上洛,其规模使京都的儿童也感到吃惊。伊达成宗向前将军足利义政、将军足利义尚及足利义政之妻日野富子等人献上的贡品总数为太刀二十八把、马九十五匹、砂金三百八十两、钱六万疋、名产品文字摺绢、名取埋木等等,可见伊达氏丰厚的财力。长享二年(1488年)更协助奥州探题大崎义隆平定叛乱。伊达政宗欲派遣其弟小次郎继承芦名氏家督一职不果。翌年三月佐竹义重派遣次子白河义广继承芦名氏改名芦名盛重,使伊达政宗对芦名氏不满,继而挑起他侵吞芦名盛重领地的决心。天正十六年(1588年)二月二日伊达政宗派遣其家臣进攻大崎义隆战败,自此南陆奥又起纷乱。五月伊达政宗就田村郡的争端,与相马义胤反目。六月佐竹‧芦名联合军入侵伊达氏的安积郡,伊达政宗派兵抵抗。最後在同年七月,伊达政宗先是透过岩城常隆石川昭光的调停,於十六日与佐竹义重他们停战;六日後在伊达政宗之母保春院的调停下,与大崎义隆最上义光议和。这次议和虽然为南陆奥地区带来和平,但是这只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平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