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

历史学术语呼
太夫人[1]中国古代的一种称呼,最初是指汉代列侯的母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称号逐渐扩展至所有官僚、豪绅的母亲,无论她们是否健在。

历史沿革

在汉朝时期,太夫人这一称呼有着明确的规定。据汉文帝的法令,列侯的母亲可以被称为太夫人。如果列侯的儿子继承了爵位,成为新的列侯,那么他的母亲就可以获得太夫人的称号;反之,如果儿子没有继承爵位,则母亲无法享有此称号。此外,汉朝还有其他相关的法规和记录,如《汉书·平帝纪第十二》中提到的太夫人,指的是王莽的母亲渠氏,她被授予功显君的称号。

文学作品引用

太夫人这一称呼也在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例如,《汉书·李文苏建传》中有提及太夫人,唐代韩愈也有《祭左司李员外太夫人文》,明代梁云构的作品中提到了太夫人对袁可立的教诲,清代侯方域的《壮悔堂文集》中也有相关描述。小说《儿女英雄传》中也出现了太夫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