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

日本的民族服饰
和服 ,是日本的民族服饰。江户时代前称吴服,出自《古事记》《日本书纪》《松窗梦语》,在称为和服之前,日本的服装被称为“着物”,而日本古代所称的“吴服”是“着物”的一种。和服的起源可追溯至公元3世纪,款式多种多样,其中就包括了花嫁和服、小纹、振袖、留袖等。日本和服作为日本民族的传统服饰,代表着这个国家的艺术审美和价值观念,可以称得上是日本文化的浓缩和代表。[1][2]

命名由来

“和服”在德川幕府以前称作“着物”,用高级纺织品缝制的衣服则称作“吴服“。吴服者,三国魏蜀吴吴国之服装也。远自战国吴越争霸的时候,吴人便已穿这种衣服。汉末这衣服传入刚刚开始有文明的日本,日本人称这绢布为“吴机织”。到了隋唐,大量的日本留学生以“遣隋使”、“遣唐使”的名义来长安,带回去长官的官服制度。但江南服装继续在日本民间发展成为绚烂华丽的“和服”。固定使用和服的称谓是德川幕府之后,与西洋文化接触中兴起的概念。固定使用和服的称谓是德川幕府之后,与西洋文化接触中兴起的概念。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装,由中国汉族服饰发展而来,所以在日本被称为“吴服”和“唐衣”,和服是西方人对吴服的称谓。[1][3]

历史沿革

和服起源可追溯至公元3世纪。到奈良时代,日本遣使来中国,获赠大量光彩夺目的朝服。次年,日本效仿隋唐服饰,至室町时代,和服在沿承唐朝服饰基础上改进,而和服腰包则是受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影响而创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