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源

五代至宋初绘画大师
董源(约923~962年),又名董元,字叔达,钟陵(今江西省进贤县)人,五代至宋初绘画大师,南唐中主时任北苑使,故又称“董北苑”,中国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与李成范宽并称“北宋三大家”。[1][2]
董源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cūn]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山头苔点细密,水色江天,云雾显晦,峰峦出没,汀渚溪桥,率多真意。米芾谓其画“平淡天真,唐无此品”。董源以独特的“披麻皴”和“点子皴”等技法,第一次将江南风景作为绘画主角,开创性地展现出江南山水的俊秀、恬淡、温润与迤逦,开创江南画派特有风格,后世巨然继承董源衣钵,与之并称“董巨”。[3][2]
董源的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龙宿郊民图》《溪岸图》等。[2]

人物生平

董源(约937—约962),一作董元,字叔达,五代绘画大师,钟陵(今江西进贤西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