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金

哈佛大学第一位社会学系主任
索罗金,出生于1889年1月21日,美籍俄裔。

正文

美籍俄裔著名社会学家索罗金(又译素罗金),十月革命前担任俄国社会学协会秘书长。十月革命后,任彼得格勒大学社会学教授,主张社会发展多因素论。20世纪20年代移居美国,曾任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主任20多年。“爱能”这一概念是索罗金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原子能的利用,同时也由于美苏两大阵营的对立,随时有发生核战争的危险。为防止人类自我毁灭,索罗金认为,应该发掘人类自身原有的“爱能”,并大力加以发扬。在他看来,“爱能”是“人能”或“心能”的最高形式,与物理学上的“物能”(或力)有极大的差别。“爱能”的表现形式为互助和合作,它是人类社会文化进化中重要的决定因素。在原始时代,人类的生存能力远不如动物,但人类能战胜各种凶禽猛兽和自然灾害,主要是人类能够合群、合作和互助。互助和合作是人类战胜自然界敌人的动力,也是社会文化进化的动力。人类由蒙昧时代到野蛮时代,再到文明时代,互助原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索罗金认为,在第一、二次大战之前,许多人认为“博爱”纯属宗教或伦理的范畴,与科学无关。迄至两次大战后,文化危机,迫在眉睫。而国际局势,形成两大阵营的对立。所以高瞻远瞩之士,均认为人道改造方案,无论是教育的、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都无法阻止最后毁灭战争的来临。索罗金提出要接受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指出“人类如不把‘无私的爱能’之生产、累积、流通,给予提高,尽量发挥,则一切图谋阻止未来自杀的战争之方法,都不能把和谐的社会秩序建立起来”。他还表示:“历史的神秘力量,似乎给人类提出最后的通牒:你的殒灭是由自己一手制造出来,除非你能经由创造的爱之恩赐,把人类行为提高到更高的伦理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