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肃侯(?-前326年),战国时期赵国第五代君主,赵成侯之子,共在位24年。[1][2] 公元前350年,赵成侯去世,赵肃侯和公子缧争夺国君之位取得成功,登上了国君之位。即位的第二年,赵肃侯前往晋(今陕西华阴东面)地会见魏惠王,第三年又去朝见周天子。赵肃侯即位第六年的时候派兵攻打齐国,夺取了唐(今山东高唐东北)。第七年,赵肃侯攻打魏国的首(今河南长垣东北),之后,他还多次讨伐魏国。在位第十五年的时候,赵肃侯开始建造寿陵。在位第十七年的时候,赵肃侯派兵攻打魏 国,包围了黄城(今河南内黄西北),并且在漳水和滏水之间修筑了长城(也就是赵南长城),防御齐国和魏国。在位第十八年,赵国遭到齐国和魏国的攻击,赵肃侯下令掘开黄河堤坝击退敌人。赵肃侯去世的时候,秦国、楚国、燕国、齐国、魏国都派出了一万人的军队参加葬礼。[1] 人物生平
赵肃侯,嬴姓赵氏,名语,是赵成侯之子。公元前350年,赵成侯去世,公子赵緤[xiè]和太子赵语争夺君位,赵緤失败,逃奔韩国。于是太子赵语即位,是为赵肃侯。[1][3] 赵肃侯元年(公元前349年),赵肃侯夺取晋君的封地端氏县(今山西沁水东北),将晋君迁居到屯留(今山西屯留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