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翼,指的是平面形状为三角形的飞机机翼,一般可以分为简单三角翼、缺口三角翼、切尖三角翼、双三角翼。[1][2]
三角翼的结构简单,具有大后掠角、小展弦比、小的翼剖面相对厚度,可以大大地减小超音速时的阻力。但三角翼的展弦比小,因此巡航阻力大。此外,在起飞着陆时迎角很大,使前方视野较差。[1]
发展沿革
关于三角翼的概念,最早可以依靠历史文献追溯至16世纪。1529年至1556年间,率先提出多节火箭概念的奥地利工程师康拉德·夏斯(Conrad Haas)在其一本讲述火箭、烟火、武器技术的著作中,不但提及多节火箭的原理和液体燃料混合技术,更提出了采用三角形平面作为火箭稳定翼的构思。这份手稿于1961年在罗马尼亚锡比乌公共档案中首次被发现(Sibiu public records Varia II 374)。至17世纪,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军事工程师卡齐米日·西门诺维兹(Kazimierz Siemienowicz)也再次提出了类似的方案。第一种双发三角翼飞机——F-102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