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子口之战

1935年发生于腊子口的战役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9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在甘肃岷县(今迭部)境对国民党军的著名进攻战斗

地理位置

“腊子”系藏语音译,意为“险绝的峡口”。腊子口周围群山耸立,东西有陡峭的石崖相对峙,中间如刀劈斧削一般,有一条长约30多米,宽8米,高达100多米的隘口。腊子河从峡口奔涌而出,河上只有一座小木桥,与东侧崖壁下的栈道相通。两岸林密道隘,抬头望去,只见一线青天,地形十分险要,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背景

1935年9月5日,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先头部队一军团,从川北出发先期到达俄界。9月11日傍晚5时,毛泽东、周恩来等随同中央军委纵队和三军团抵达俄界,与先期到达的一军团会合。9月12日,党中央在高吉村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革命史称俄界会议。毛泽东首先在会上做了《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论及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阐述了红军今后的任务和进入甘南后的战略方针。会议做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这个决定当时只发给党的中央委员)。会议确定红军以后的战略方针是:“北上红军经过甘东北陕北,以游击战争去打通和共产国际的联系,以便取得共产国际的帮助。首先在接近苏联的地区创造一个根据地,休整部队,壮大红军,然后再以更大规模、更大力量进取陕甘广大区域。”会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彭德怀、林彪组成五人团,作为全军的最高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