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师都(570~628年),[1]本名梁玄莫,字师都,安定乌氏(今甘肃省泾源县)人。隋朝末年地方割据政权 领袖,刑部尚书梁毗从子。出身陇西豪右,拜鹰扬郎将。大业十三年(617年),杀死郡丞唐世宗,自称大丞相。联兵突厥反叛隋朝,割据雕阴(今陕西绥德县)、弘化(今甘肃庆阳县)、延安(今陕西延安市)等郡,即位称帝,建立梁国,年号永隆。勾结突厥始毕可汗,受封“大度毗伽可汗”,不断怂恿[yǒng]突厥南侵中原。大唐统一全国后,势力孤弱,内部矛盾加剧。贞观初年,突厥势力日趋衰微,朝廷迁使告谕,誓死不从。 人物生平
建立梁国
梁师都是夏州朔方(今陕西横山县西、靖边县东北)人,世为该郡豪族,父亲梁定早逝,为叔父梁毗所养。仕隋为鹰扬府郎将。大业末年,梁师都被免官归乡,于是交结党徒起为盗贼。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初一日,梁师都杀害朔方郡丞唐世宗,占据朔方郡造反,自称大丞相,并与突厥连兵。与隋将张世隆交战,将他击败。三月,梁师都派兵攻占雕阴、弘化、延安等郡,于是即皇帝位,国号为梁,祭祀上天于城南,掘地埋玉时得印,以为符瑞,建立纪元年号为永隆。突厥始毕可汗送以狼头大旗,并赠以“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子”的称号。梁师都便引导突厥兵马占据河南之地,攻拔盐川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