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门窗(systematic windows and doors),是采用系统化技术设计制造、满足功能和性能要求、可直接选用的定型[a]门窗产品,[2]具有很好的气密和水密性、抗风压性好、优良的保温隔热性和采光性、隔音降噪等特点,[8]广泛用于住宅、商业、工业和公共建筑等领域。[4][9]
系统门窗发展早期以手工制作为主,性能有限;20世纪中叶欧洲开始研究开发门窗系统性能并形成成熟技术;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引入国外先进技术,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提高,系统门窗凭借优异性能和节能环保特点而受关注且市场份额不断扩大;[4][9][5]2008年,系统门窗逐渐在中国市场上活跃,并建立门窗检测体系和标准。[10] 由型材、玻璃、五金配件和密封材料等组成的系统门窗有内开、外开等多种类型,常用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保温隔热以及隔音等指标来衡量其性能,在中国与系统门窗相关的标准有《系统门窗通用技术条件》GB/T 39529-2020等,在未来系统门窗主要朝着智能化、绿色环保、个性化定制以及高性能化方向发展。[4][5][6]2022年全球系统门窗市场规模约843.42亿美元,中国约31.08亿美元,占全球3.68%。[11]
历史沿革
最早的窗户出现在古代中国、韩国和日本,是由纸制成。公元100年左右,罗马人首次使用玻璃做窗户。1959年,德国首次安装第一批商用UPVC窗户。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引入UPVC系统,并开发了不同的窗户型材。UPVC门窗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流行,并持续到21世纪。[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