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压设备是指在锻压加工中用于成形和分离的机械设备。锻压设备包括成形用的锻锤、机械压力机、液压机、螺旋压力机和平锻机,以及开卷机、矫正机、剪切机、锻造操作机等辅助设备。[1]
简介
锻压设备主要用于金属成形,因此又被称为金属成形机床。锻压设备的特点是对金属施加压力使之成形,其力量大,多数为重型设备,设备上设置有安全防护装置,以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2]
发展简史
人类早期制造工具时,最初是依靠人力或畜力转动轮子举起重锤来锻打工件,这是最早的锻压机械。14世纪出现了水力落锤。15~16世纪,随着航海业的发展,为了锻造铁锚等物品,出现了水力驱动的杠杆锤。18世纪蒸汽机和火车的出现,导致了对更大锻件的需求。1842年,英国工程师内史密斯创造了第一台蒸汽锤,开启了蒸汽动力锻压机械时代。1795年,英国的布拉默发明了水压机,但直到19世纪中期,由于大锻件的需求,水压机才开始应用于锻造领域。随着电动机的发明,19世纪末出现了以电力为动力的机械压力机和空气锤,并迅速发展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七十五万千牛的模锻水压机、一千五百千焦的对击锤、六万千牛的板料冲压压力机、十六万千牛的热模锻压力机等重型锻压机械,以及一系列自动冷镦机相继问世,形成了门类齐全的锻压机械体系。20世纪60年代以后,锻压机械的发展趋势转向高速、高效、自动、精密、专业、多样化生产的方向。由此产生了每分钟行程2000次的高速压力机、六万千牛的三坐标多工位压力机、两万五千千牛的精密冲裁压力机、能冷镦直径为48毫米钢材的多工位自动冷镦机和多种自动机、自动生产线等。各种机械控制的、数字控制的和计算机控制的自动锻压机械以及与其配套的操作机、机械手和工业机器人也相继研制成功。现代化的锻压机械能够生产精确的产品,具备良好的工作环境,对环境的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