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通桥

北京永通桥
永通桥(Yongtong Bridge),又名八里桥,与卢沟桥朝宗桥并称“拱卫京师三大桥梁”,是“明代拱卫京师四大桥”之一,位于北京市东郊,因东距通州八华里而得名,是大运河北京段保存最完整、形制最精美的石桥。[1][2]是北京市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永通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4]
永通桥为三孔拱券石桥,桥下河道两旁有石水兽四只,南北走向。全长50米,宽16米,为3孔拱券结构,中孔净跨6.2米,净高8.45米,两边孔净跨4.5米,净高4.31米。[5][3]永通桥始建于1446年。[1][6]20世纪40年代末,永通桥桥面铺设沥青[5]80年代,在永通桥分水河道上新建一座3孔混凝土桥。1984、1986年,永通桥桥北、南券东端遭暴雨和洪水冲击而坍塌。[5]2021年,北京市朝阳区启动永通桥修缮工程。[1]同年10月22日,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水利遗产名录。[4]2024年6月6日,永通桥正式对市民开放。[1]
永通桥是研究清代前期京师公路建设的重要史料,同时也是研究那时社会经济、政治和军事情况的重要资料,是外国侵略者入侵中国和中国人民英勇抵抗的历史见证。[7]

名称由来

永通桥因东距通州八华里而得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