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莱夫(The Aleph)》是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创作于1949年的短篇小说。阿莱夫(א)是希伯来文的首个字母,数学中代表无穷数、无限的集合,神秘主义理解为超越时空极限的潜在的能量。博尔赫斯 以小说的形式展开对时间、对空间、对宇宙、对宏观与微观的思考。[1] 博尔赫斯通过“阿莱夫”这一文学意象表明,大与小、一与多、瞬间与永恒、有限与无限都是同生同体的,也昭示着“有生于无”的宇宙玄机。为了让主人公也让所有读者相信神奇的阿莱夫的存在,并相信那个阿莱夫中的确蕴藏着一整个宇宙,博尔赫斯通过那种打通了哲理与诗意击穿了抽象与具象的叙述语言,为小说建立了一种幻想的梦幻的氛围、基调和能量,从而使那个阿莱夫得以脱颖而出。[1][2][3]
作品简介
“我”一直钟爱的女人贝亚特里斯离婚后住在加拉伊街老家,1929年在病痛中去世后,“我”在每年4月30日她的生日那天都去探望她的父亲和她的表哥达纳里——一位“我”所鄙夷的诗人,达纳里经常在“我”面前朗读在“我”看来愚蠢不堪的诗作,甚至要求“我”请另一位名作家阿尔瓦罗为其诗集作序,令“我”烦不胜烦。一天,达纳里焦急万分地跑过来告诉“我”说加拉伊街老家的房子要被拆除。“为了写完那首诗,这所房子是非有不可的,因为在它的地下室的一个角落里,有一个阿莱夫。他还解释说,阿莱夫就是包含着一切的点的空间的一个点。 ”——在行文近一半之后,通过达纳里的口,“阿莱夫”此时方才出场。“我”一个人在黑暗的地下室中,看到了包含着世界一切的阿莱夫,““我”感到无限的崇敬,无限的凄凉”,因为它就是:“不可思议的宇宙。”后来,加拉伊街终被拆除,“阿莱夫”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半年后,达纳里的长诗获得了国家文学奖的二等奖,而“我”的作品《赌徒的纸牌》,竟然没有获得一张选票。 人物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