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献夫

明朝时期的官员
方献夫(1485-1544),男,字叔贤,广东省南海县人。据《南海县志》记载,方献夫是丹灶良登孔边村方氏开村之祖方道隆的第八代宗孙。
方献夫是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为庶吉士正德初授礼部主事,调任吏部员外郎,不久称病归,于西樵山读书十载。正德十二年(1517)掌教西樵石泉书院。嘉靖四年(1525)进少詹事,谢病归。六年召修《明伦大典》,拜礼部右侍郎,直经筵日讲。不久代吏部左侍郎,复代礼部尚书。《明伦大典》成,加太子太保。嘉靖十年(1531)秋,以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兼掌吏部尚书事。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
方献夫于明弘治、正德、嘉靖三代为臣,曾任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因此被尊称为“方阁老”,是南海著名的历史人物。著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等。

人物生平

弘治十八年(1505-1544年6月26日),[1]方献夫中进士,任广西某县知县。是时朱厚照被孝宗皇帝封王镇守广西,某夜梦自己头戴白巾,便认不祥,众人俱不解其意,厚照终日闷闷不乐。方献夫便解释道:“大王头带白布,是当皇帝的征兆,王字头上加个白字,不正是皇帝吗”?厚照听后十分高兴,不久,弘治驾崩,厚照登基作了武宗皇帝,建号正德。武宗皇帝念方献夫在广西解梦之情,忠心有加,便召方献夫进京,辅佐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