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形目

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下的一目
鲤形目(学名:Cypriniformes)是辐鳍鱼纲下的一目,[10]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约1.93亿年前的早侏罗纪时期;[16]截止到2023年,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收录的分类标准中,该目共有11科489属4418种,[6]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收录的分类标准中,该目共有9科216属1032种;[17]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北美洲、非洲和欧洲也有分布。[10][11]鲤形目鱼类主要属于淡水鱼类,但它们展现出卓越的生态适应性,适应各种环境。[18]
该目鱼类体型差异极大,从微鲤的1厘米到巨暹罗鲤的3米,体重从微鲤的40~70克达到巨[xiān]罗鲤的300千克[7][8][9]该目鱼类体前端的第4至第5椎骨演化为韦伯氏器,与内耳相连。口部可伸缩,无牙和脂背鳍,但鳅科鱼类除外。[10]该目鱼类食性较复杂,包括肉食性、浮游植物、食水中植物和食藻类[10]可通过韦伯氏器传输声音。[19]部分鱼类表现出洄游行为。[20]防御方面,它们释放警戒物质并具备高度活动的咽颌结构。[19]
截止到2024年11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所示,该目共有3679种物种被列入,其中45种灭绝(EX),2种野外灭绝(EW),193种极危(CR),400种濒危(EN),387种易危(VU);[3]共有118种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4]该目在经济上有重要价值,尤其是青鱼和铜鱼属。[21]锦鲤以独特外观和多彩色彩受到青睐。[22]该目鱼类也可食用,如草鱼和鲤鱼,含丰富蛋白质、脂肪和多种营养成分。[23]

起源与分类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