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场堡

甘肃省兰州市辖镇
盐场堡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背靠徐家山、临河而建,黄河环绕城堡南、东两面,地理位置绝佳,后有靠山、前有黄河成玉带环绕之势。盐场堡由来已久,当地人甚至有“先有盐场堡后有兰州城”的说法,据可靠史料记载:“盐场堡城墙建于明洪志十八年,主要用于军事防御。距今已500多年。明代“盐场堡”北面石门沟和小沟内富孕盐卤,当地居民很早即熬制成盐于当地出售,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盐的交易场地,因此得名盐场堡。另一种说法是,据《西北地名》记载,元末明初,元军撤退屯兵,在盐场堡一带存储食盐,故而得名。在经大砂坪的出城公路修通以前,盐场堡作为兰州的卫城扼守兰州通向银川包头方向的水陆交通,其地理位置之重要也就不言而喻了!故盐场堡长期以来就是兰州北岸重要的隘口、驿站。[1]

社会

最早的白兰瓜
盐场堡的城墙、城楼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才被拆除的,在拆除以前,盐场堡城墙完整,布局严谨,南门“永定门”面向黄河为三层城楼,西门城楼上刻有“盐场堡”三个大字。环堡的几个城楼上建有“文昌宫”、“魁星阁”、“老子殿”等庙宇,从黄河对岸也就是现在的水车园、市民广场等地眺望盐场堡,在水之尽头,远山白云的烘托下,绿树掩映、城楼巍峨立于水天之间,好不壮观!盐场堡堡内道路严谨,有东街、西街、中街等成井字形分布,商铺林立、民居结构严谨,多为明清风格的四合院。
闻名天下的兰州白兰瓜最早就是在盐场堡试种成功的。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来访兰州时,将带来的瓜子赠其同学、时为甘肃省建设厅长的张心一,后张心一组织有关人员在盐场堡等地试种成功,逐渐推广,时称瓜名为“华莱士”。1952年10月邓宝珊将军提议经兰州各界人士商定改名为“白兰瓜”。